首页 > 中心资讯

活动中心开展篆刻成果展

2018-02-07

  为拓展篆刻教学活动领域,丰富篆刻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篆刻艺术的热情,从2017年秋季长期班培训伊始,我中心篆刻班组织学员开展了以“演绎汉字神奇魅力,探寻篆刻艺术源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员们通过仿制、摹刻、临写等形式,再现了中华古文字演进发展的历史面貌及其对篆刻艺术的进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孩子们的优秀作品也于今天展示出来,受到了其他学员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员内在的学习潜力,锻炼了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动手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使学员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分享了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这次综合探究实践活动使学员们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增进了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捍卫、传承优秀传统艺术的责任感。

  特色艺术教育的探索没有止境。篆刻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前人留给我们可资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积极动脑,开拓思路。在篆刻艺术活动如何紧扣时代主题、彰显乡土特色、培育创新精神等方面大胆实践,为我县篆刻艺术教育继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仿殷商甲骨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和篆刻的重要财富。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等特点,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都具有借鉴作用。

  20世纪,甲骨文作为书法、篆刻艺术的又一创作元素,被众多书法家、篆刻家所青睐,也成就了一大批书法、篆刻名家,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摹刻秦代诏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为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统一度量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改革。他用当时的最高法令形式——“诏书”颁布秦的度量衡制度,废除其他各国的度量衡制度。诏书或在权(秤砣)、量(升、斗——称粮食的器具)上直接凿刻,或直接浇铸在权量上面。更多的是制成一片薄薄的“诏版”颁发到全国各地使用,这便是《秦诏版》。

  秦诏版文字线条的凿刻最接近篆刻创作的使用刀法。而诏版文字的凿刻又多出自民间工匠,其无意于佳乃佳的“刀法”给了后人诸多的启示和思考,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空间。

古瓦当

  瓦当,是瓦筒顶端的下垂部分,起着装饰屋檐和保护椽头的作用,上面刻有文字和图案。瓦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为篆刻艺术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对于我们探究古代历史、建筑、艺术、工艺乃至绘画、文字、书法等,都是无价之宝。

古封泥

  封泥,又称“泥封”,是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相当于今天的邮票)。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后世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的取法范围。封泥在篆刻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图章之源,其外部形状和篆刻形成至今仍在沿用;文字工稳有法,为后世印章树立了典范。

古钱币

  中华民族的古钱币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时间跨度之长,地域涵盖之阔堪称世界之最。古钱上的文字及其所涉及的书法,更是千变万化精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自先秦至唐宋元明清,我国古钱币上的文字主要以汉字为主,在古钱币上的汉字书法精髓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篆文古钱币对治印艺术的不断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篆刻作品中的“借边减笔”、“无边”、“近边略残”等刀法,正是借用古钱币造型精华而创造出来的。古今很多治印名家得力于古钱篆文启发的成功范例不胜枚举。

写篆文

  篆刻主要是以篆字为造型依据。篆法、章法和刀法是一件成功的篆刻作品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所谓篆法,是指识篆、写篆、用篆三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法度。讲求篆法,就是正确而完美地运用篆字。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字体。广义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曾经通行过的甲骨文、金文、籀文以及战国时代六国通行的字体。小篆,相对于大篆而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始将小篆以前的各种字体统称大篆,或统称为“古文”。因小篆始于秦,也称小篆为“秦篆”。

 

查看更多 >兴趣课程
兴趣课程班报名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免费注册

二维码
意见反馈